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1章

会稽郡,薛郡两地的黔首的确因为秦始皇和赢今歌的‘入驻’而好过了许多,一开始是先建造了晒盐场,录用了一批工人,差不多是在每家每户的挑选。

而且还不能有大奸大恶,犯过罪的人,黔首们冲着那高工价去的,听说,咸阳那边也就10枚秦半两一天而已,我们这里可是12枚秦半两一天!

那不得赶紧去的,生怕被人捡了便宜。

没被选上的黔首失望至极,可谁知道,华安公主派来的管事说,他们招收工人,同样也是12秦半两一天。

兴奋,我们比咸阳城的黔首过得还要好了???

事实上……咸阳城的工人也已经涨价了,而且,除了工钱外,每年还有年礼和年终奖,再加上平时公主高兴时下发的奖金……

咳咳,这些,他们心知肚明就好!

只知道,工钱为12枚秦半两一天,多干几天,都能买一石粮食了!必须去!选我选我!

修建工坊时雇佣了人,有专门收购鱼,虾,海带的工坊,又有专门腌制它们的工坊,还不止一家。

养猪场,养鸡鸭鹅的工坊也一并向他们郡县落成,肉食是消耗品,吃了就没了。

所以,根本无需嫌多,除此之外,鸭绒和鹅绒也收购起来,建造工坊,专门负责分类,清洗,绒毛用于制作羽绒服,鹅绒被等,较为坚硬的羽毛制作成羽毛笔……

此外,在郡与郡的大道上,修建了一条特地通往工坊的道路。

工价不低,大家不是当工人,就是去打鱼来卖。

确保一家一户最起码有一名工人,勉强维持生计,那负责带路的楚人,还挖到了在山上‘隐居’的小部落。

下山干活,工钱日结,还能去商铺里购买来自大秦的新奇玩意儿。

“听说了吗?上面打算给我们这里修建学堂,让孩子去读书,等读成出来,能当个小管事儿呢!”

“对对对,我也听说了,我娘家的侄子的表兄,就在隔壁九江郡,离咱这儿不是很远的隔壁县城啊,读书优秀的,还能推举去咸阳呢!”

“啥?去咸阳?为什么?”

“这不是华安公主的学堂吗?能去咸阳学习几年,就能考咸阳学宫了,从咸阳学宫出来直接当官呢!”

“什么?还能当官?这,这,这,我家孩子怎么才能进学堂啊?有什么条件啊?”

“听说,要背熟那本什么《始皇语录》,可难着呢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